硅碳棒生產工藝
硅碳棒生產工藝簡圖見圖素燒竺絲毛坯燒成成品發運巨產工藝簡圖結合劑用量要適當,用量大,硅碳棒體氣孔率大易變形,影響產品壽命;用量小,成型困難,易造成素坯起層和斷棒。瀝青要先進行融化并脫水,瀝青在低溫時起粘接作用,高溫時部分與Si反應生成碳化硅。石墨粉和炭黑增加坯體的含碳量,而使電阻率降低。金屬硅使成品結構致密并增加其導電性。硅碳棒坯料必須在加熱條件下混練,混練溫度和時間是主要控制參數,最適宜的混練溫度取決于勃結劑的質量和軟化點。混練時若粒度分布不均,則造成制品密度不均,焙燒時膨脹收縮不均易形成裂紋;赫結劑分布不均則會造成局部粘結不牢,局部形成空洞和裂紋。實踐證明:硅碳棒坯料溫度應比瀝青的軟化點高50~70 ℃,在此條件下薪結劑具有良好的濕潤能力,因而可使戮結劑的加人量降到最低圈。混后的硅碳棒坯料須在水壓機上預壓數次,以使粉料與結合劑均勻混合,同時排出硅碳棒坯料中的氣體,然后用水壓機擠壓成型,擠壓力為5~10 MPa。擠出的棒狀坯體使用半圓形鐵管盛接,管狀坯體用接棒插入孔內盛接。接出的坯體放人水池冷卻后,安置在整形板上整形。干燥后的生坯裝在20~50 mm汞柱的真空容器中素燒,這樣不僅可以將豁結劑蒸發,還可以把赫結劑中的雜質除去除。管坯和硅碳棒坯的素燒制度見表2和表3。http://www.yagpc.com/
- 上一篇:連續性生產是硅碳棒電爐短流程工藝的特點之一 2024-01-28
- 下一篇:硅碳棒的選用和計算 2024-02-02